菜就多练
人文历史
字体演变过程具体为:甲 金 篆 隶 草 楷 行
- 篆书:是大篆、小篆的统称。大篆指金文、籀文、六国文字,其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。小篆也称“秦篆”,是秦国的通用文字,形体均匀齐整。
- 隶书:有秦隶、汉隶等,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,字形多呈
宽扁
,横画长而竖画短,讲究“蚕头燕尾”、“一波三折”
。 - 草书:形成于汉代,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的。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:一是草书是
笔画省略,结构简便
的书体。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
,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。三是草书的笔画之间、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
,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。 - 楷书:
正书、真书
,是由隶书演变形成的十分端庄工整
的一种书体。楷是楷模、法式的意思,所谓楷书,就是标准字体。楷书生于后汉,盛行于魏晋南北朝
,一直通行到现在。 - 行书: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,
书写流畅,用笔灵活
,最受大众喜欢、最常用的一种字体。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,传至今日,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。
- 夏商与西周,东周分两段;
- 春秋和战国,一统秦两汉;
- 三分魏蜀吴,二晋前后延;
- 南北朝并立,隋唐五代传;
- 宋元明清后,皇室至此完。
诸葛亮上任“三把火”:三次火攻曹操
- 第一次
火烧博望坡
,使夏侯惇统领的十万曹兵所剩无几。 - 第二次
火烧新野
,使曹仁、曹洪的十万人马,几乎全部覆没。 - 第三次
火烧赤壁
,是孙权、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(208年)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,是一场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。
- 第一次
宋代
理学
四大家:濂、洛、关、闽
- 濂——
周敦颐
——先驱者
- 洛——二程(
程颢
和程颐
)——奠基者
- 关——
张载
——奠基者
- 闽——
朱熹
——集大成者
- 濂——
宋代
楷书
四大家:黄庭坚
、苏轼
、米芾
、蔡襄
——合称为“苏黄米蔡
”花中四君子:
梅、兰、竹、菊
- 梅花:探波傲雪,剪雪裁冰,一身傲骨,是为
高洁
志士; - 兰花:空谷幽放,孤芳自赏,香雅怡情,是为世上
贤达
; - 翠竹:筛风弄月,潇洒一生,清雅澹泊,是为谦谦
君子
; - 菊花:凌霜飘逸,特立独行,不趋炎势,是为世外
隐士
。
- 梅花:探波傲雪,剪雪裁冰,一身傲骨,是为
古代文化
- “
十八般武艺
”最初指的是使用十八种兵器
的技能 - “
杀青
”在我国古代的原意是指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
- “
传统名茶
- 绿茶:加工简单,分为
杀青、揉捻和干燥
三个步骤,是不经发酵
(发酵度为零)的茶。- 西湖龙井,峨眉雪芽、黄山毛峰、六安瓜片、碧螺春、信阳毛尖、庐山云雾等
- 黄茶:制法近似绿茶,但多一道“闷黄”工序。
不经发酵
(发酵度为零)的茶。- 按“闷黄”工序先后可分3类:
1、杀青后闷黄
,如蒙顶黄芽、沩山毛尖等;2、揉捻后闷黄
,如平阳黄汤;3、初干后闷黄
,如君山银针、霍山黄芽。
- 按“闷黄”工序先后可分3类:
- 青茶:制作时适当发酵,使叶片稍有红变,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叶。它既有绿茶的鲜浓,又有红茶的甜醇。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,叶缘呈红色,故有“
绿叶红镶边
”之称。是半发酵茶
- 铁观音、大红袍、乌龙茶
- 白茶:采摘后,不经杀青或揉捻,
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
后加工的茶。属微发酵
茶- 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寿眉、贡眉等。
- 红茶:经
萎凋、揉捻、发酵、干燥等
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,是全发酵
的茶。- 祁门红茶、荔枝红茶,汉山红红茶、滇红、宜红等
- 绿茶:加工简单,分为
历史著作
- 先秦诸子百家
- 孔子:名丘,字仲尼,春秋末期,
儒家
学派创始人
。思想核心是“仁
”。现存《论语》20 篇,是语录体
著作。- 儒家重要经典:
- 四书: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
- 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
- 六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、《乐》
- 六艺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
- 御指驾驶马车,而非骑马
- 儒家重要经典:
- 老子:姓李,名耳,春秋时
道家
学派的创始人
,著有《老子》,又名《道德经》。 - 孟子:名轲,字子舆,
战国时期
邹(山东)人,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
大师。后世常“孔孟
”并称,元文宗时封他为“亚圣
”。其中心思想是“仁义
”,主张实行“民本”“仁政”
,强调“民贵君轻
”,重视民心向背
。在人性问题上提出“性善论
”论。著有《孟子》一书。 - 庄子:庄周,
战国时期
宋国人。道家
学派代表人。与老子并称“老庄
”。- 名篇有《逍遥游》、《齐物论》、《养生主》等,《养生主》中“《庖丁解牛》”尤为传诵。
- 荀子:名况,尊号“卿”,
战国时期
赵(河北)人,儒家
学派代表人物。他针对孟子“性善论”提出“性恶论”
。课本选入《劝学》
- 孔子:名丘,字仲尼,春秋末期,
- 《春秋》
第一部编年体史书
。 - 《左传》
第一部叙事详实的编年体史书
。- 原名《左氏春秋》,又称《春秋左氏传》,相传为
春秋末年
鲁国史官左丘明
所著。课本选入《曹刿论战》《烛之武退秦师》。
- 原名《左氏春秋》,又称《春秋左氏传》,相传为
- 《新五代史》:北宋欧阳修
- 编年体
- 《春秋》:
第一部编年体
史书,春秋时期孔子
编订。- “
《春秋》三传
”:《左传》《公羊传》《谷梁传》
- “
- 《资治通鉴》,编年体通史,北宋司马光。(
不属于二十四史
)
- 《春秋》:
- 国别体:
- 《国语》,第一部
国别体
史书。相传为春秋末年
鲁国史官左丘明
所著。 - 《战国策》,西汉刘向。
- 《国语》,第一部
- 纪传体:
- “二十四史”,除《史记》,都是纪传体断代史。
- “前四史”
《史记》
,第一部纪传体通史
,西汉司马迁。鲁迅称赞《史记》是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
《汉书》
,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
,东汉班固。- 《后汉书》,南北朝宋范晔。记载东汉历史从王莽至汉献帝近两百年
- 《三国志》,西晋陈寿。是一部断代史,记录三国时期,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“前四史”之一
- 《离骚》:中国古代
最长的抒情诗
,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 - 《儒林外史》是清代
吴敬梓
创作的长篇小说,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
- 《三国演义》是中国文学史上
第一部章回小说
,“第一才子书” - 《本草纲目》是
明朝李时珍
所著,被誉为“东方医药巨典
”。 - 《齐民要术》北魏末年,
贾思勰xié
,综合性农学著作,是中国现存最早完整农书
。 - 《农政全书》明代徐光启。“中国古代五大农书”之一。囊括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,而其中又贯穿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“农政”思想。集前人农业科学之大成,总结了清代之前的农业科学技术。
- 《天工开物》明朝宋应星。是
世界第一部
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
,外国学者称它为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
”。 - 《九成宫醴lǐ泉铭》唐贞观六年
欧阳询
,“天下第一楷书” - 《兰亭集序》晋代
王羲之
,“天下第一行书” - 《诗经》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
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
,在内容上分为《风》《雅》《颂》三个部分。- 《风》是
周代各地的歌谣
; - 《雅》是
周人的正声雅乐
,又分《小雅》和《大雅》; - 《颂》是
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
,又分为《周颂》《鲁颂》和《商颂》。
- 《风》是
- 《管子》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,战国时代至秦汉时期,内容庞杂,包括法家、儒家、道家、阴阳家、名家、兵家和农家的观点。
“礼义廉耻”被视为“国之四维”
,“四维”之中的廉耻
尤为重要。 - 《礼记》:又名《小戴礼记》《小戴记》,西汉
戴圣
。是典章制度选集。 元曲四大喜剧
:关汉卿的《拜月亭》、王实甫的《西厢记》、白朴的《墙头马上》和郑光祖的《倩女离魂》元曲四大悲剧
:关汉卿的《窦娥冤》、马致远的《汉宫秋》、白朴的《梧桐雨》以及纪君祥的《赵氏孤儿》- 最大丛书:《四库全书》清.乾隆.纪晓岚
- 最大类书:《永乐大典》明成祖。我国最大百科全书
- 类书之冠:《太平御览》
- 宋四大书:《太平御览》《太平广记》《文苑英华》《册府元龟》
- 先秦诸子百家
画作
- 《浴马图》元代画家赵孟頫
- 《洛神赋图》东晋顾恺之
- 《游春图》隋代画家展子虔
- 《簪花仕女图》唐代周昉
内蒙古:
- 我国跨越经度最大的省区。
- 最早成立的自治区,1947,新中国之前就成立了。
- 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。
- 世界最大稀土矿山:白云鄂博
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
- 内蒙古 河套灌区
- 安徽 淠pi史杭灌区
- 四川 都江堰灌区
历史文化
- 仰昭文化(属于黄河流域)
新石器时代
,仰韶文化早期和中期处于母系氏族
社会的繁荣阶段,晚期进入父系氏族
公社时期。- 因河南省渑池县
仰韶村遗址
得名,另比较著名的是西南半坡氏族遗址
- 文物以彩陶工艺
半坡遗址
半坡遗址
是母系氏族
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址- 出土
陶器、石器、骨器等
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。
- 河姆渡文化
新石器时代
,江南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文化
,因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
而得名- 以
骨器
为主,水稻,养猪、狗等家畜,渔猎采集经济仍占一定比例。住宅盛行“干栏”式房屋建筑
。 - 出土文物:骨耜/sì/
- 红山文化
北方新石器时代
,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
- 以
原始农业
为主,辅以渔猎,饲养牛羊猪等家畜。 - 以
磨制石器
为主,有掘土、收割和加工谷物的工具。 - 出土文物:玉猪龙
- 龙山文化(属于黄河流域)
山东
新石器时代
,城子崖遗址
- 出土文物:蛋壳黑陶高柄杯,
- 磁山文化
- 新石器时代,
河北武安磁山
- 遗址上发现许多半地穴式房址和窑穴
- 以打制石器为主,磨制石器相对粗糙。
- 新石器时代,
- 良渚文化
- 新石器时代,
浙江余杭
良渚遗址,主要分布于太湖地区
- 出现了犁形器、耘田器等先进工具。手工业制品精巧,在遗址上曾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苎麻织品实物。
- 房屋为干栏式建筑。贫富分化现象明显,私有财产已经出现,有玉琮、玉璧等贵重礼器。
- 原始氏族制度瓦解并向文明时代过渡,中期以后可能已经处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始创时期了。
- 新石器时代,
- 大汶口文化(属于黄河流域)
- 新石器时代,
山东泰安市
大汶口遗址,主要分布在泰山周围地区 - 以石器为主,另外还有骨器和蚌器。
- 氏族内有公共墓地,墓地中晚期出现了男女合葬和随葬品悬殊的现象。大汶口文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。
- 新石器时代,
- 二里头文化
河南省偃师县
- 二里头文化遗存可分为四期,根据碳14测定,都在夏代纪年范围之内或稍微偏晚,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。
- 三星堆文化
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
- 是
夏人
的一支从长江中游经三峡西迁成都平原、征服当地土著文化后形成的 - 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、延续时间最长、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、古国、古蜀文化遗址
- 仰昭文化(属于黄河流域)
古人类
- 元谋人,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而得名,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,主要食物来源是捕猎,他们也是能
制造工具和使用火
的原始人类。 - 半坡人在距今约6000年前居住在陕西西安半坡村,
半坡聚落
是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。 - 山顶洞人,中国华北地区旧
石器时代晚期
的人类化石,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。 - 河姆渡人,是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,栽培过人工水稻,是我国古代
最早种植水稻
的古人类。河姆渡遗址,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。
- 元谋人,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而得名,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,主要食物来源是捕猎,他们也是能
文物
- 玉猪龙 — 红山文化
- 莲鹤青铜方壶 — 河南新郑李家楼春秋郑国国君大墓
- 青铜器“何尊” — 西周早期,最早记载“中国”一词
- 后母茂鼎 — 最大最重青铜器,商朝,河南安阳出土
- 四羊方尊 — 最精细青铜器,商,湖南出土
- 毛公鼎 — 西周,青铜器上刻录文字最多的文字
- 越王勾践剑 — 春秋,湖北出土。镀有铬隔绝空气,不生锈
- 战国铜冰鉴 — 中国、世界最早冰箱,湖北出土
- 曾侯乙编钟 — 世界最大青铜编钟,战国
- 铜奔马(马踏飞燕) — 东汉,甘肃博物馆
近代中国史
- 1971年10月25日,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,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。
- 1971年11月1日,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升起。
- 1971年11月15日,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,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登台演讲,这是新中国的代表在联合国的第一次正式亮相。
地理国情
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。
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,分布在全国的31个省和自治区。
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,少量分布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河南省渑池县。
苗语是苗族人的语言,苗族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、湘、鄂、川、滇、桂、琼等省区。
三大平原:
- 长江中下游平原:鱼米之乡
- 东北平原:地大
- 富有黑土,产玉米
- 华北平原:人多
四大盆地
- 塔里木盆地:
中国最大、也是世界最大内陆盆地
。天山、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
- 准噶尔盆地:
第二大盆地
,位于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
。额尔齐斯河
就位于准噶尔盆地,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
的河流。
- 柴达木盆地:
号称“聚宝盆”,有丰富的石油、盐、金属矿藏等资源,黏土型锂矿
。青海省境内
- 四川盆地:岩石主要是紫色砂岩,也被称为
“紫色盆地”
。四川省内
- 塔里木盆地:
三山
黄山
,安徽
省黄山市。古称黟山庐山
,江西
省九江市。又名匡山、匡庐雁荡山
,浙江
省温州市。简称雁山、雁岩,素有“海上名山、寰中绝胜
”“东南第一山
”之誉
五岳
东岳泰山
:山东
,五岳之首
,古称“岱宗
”,高度居五岳第三位- 泰山山麓的岱庙为泰山第一名胜,天贶殿是岱庙主殿,殿内东、西、北三面墙壁画有《泰山神出巡图》。岱庙内陈列的沉香狮子、温凉玉、黄蓝釉瓷葫芦瓶誉为泰山镇山“三宝”。
西岳华山
:陕西
,以险峻
著称。“奇险天下第一山”之誉。高度五岳之最
。- 华山五峰:南峰落雁、东峰朝阳、西峰莲花、中峰玉女、北峰云台。
- 峰上极险之道:回心石、千尺幢、百尺峡、擦耳崖、苍龙岭。
- 华山脚下
西岳庙
是历代帝王祭祀的神庙,创建于西汉,因其形制与北京故宫相似,有“陕西故宫
”之称。
南岳衡山
:湖南
,以风景
秀丽著称。北岳恒山
:山西
,以幽静
著称。中岳嵩山
:河南
,以峻闻名。西部有北麓少林寺
河流
- 恒河,发源中印边境的喜马拉雅山南麓,流经印度后,进入孟加拉国,改称帕德玛河,会合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境内的下游贾木纳河,最后注入孟加拉湾。
- 阿姆河,是
中亚流量最大
的河流。在古代,这条河被认为是大伊朗和图兰之间的边界。 - 叶尼塞河,是
俄罗斯水量最大
的河流,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亚河流之一
。 - 湄公河,
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
,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,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
,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
。是世界第九长河
,亚洲第五长河
,东南亚第一长河
。流经中国、老挝、缅甸、泰国、柬埔寨和越南,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。
湖泊
- 长白山天池:
中国最深
的湖- 天池在长白山巅的中心点,群峰环抱,离地高约20余里,故名为天池。
- 抚仙湖:湖水清澈见底、晶莹剔透,被古人称为
“琉璃万顷”
,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
,平均深度87米,是云南省第一深水湖,也是我国第二大深水湖。 - 中国五大咸水湖:青海湖、纳木错湖、色林错湖、乌伦古湖、羊卓雍错湖
- 咸水湖不止这五个,只是这五个最著名
- 五大淡水湖:江西省的
鄱阳湖
、湖南省的洞庭湖
、江苏省的太湖
和洪泽湖
,以及安徽省的巢湖
。 - 浙江省杭州 西湖:
- 西湖十景:苏堤春晓、曲院风荷、平湖秋月、断桥残雪、花港观鱼、柳浪闻莺、三潭印月、双峰插云、雷峰夕照、南屏晚钟。
西湖
是我国唯一世界文化遗产湖泊
- 长白山天池:
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。它位于南美洲,从北到南贯穿整个大陆,全长约8900公里至9000多公里。
-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除亚洲之外最高的山脉,平均海拔3660米,最高峰是位于阿根廷境内的主山峰阿空加瓜山,海拔6962米,为西半球和南半球第一高峰,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死火山。
我国
西部海拔高
,东部海拔低
,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三级阶梯。- 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:
昆仑山脉——祁连山——横断山脉
; -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:
大兴安岭——阴山——太行山——巫山——雪峰山
。
- 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:
常考地貌
- 喀斯特地貌
云南石林
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。
- 丹霞地貌:以
陡崖坡
为特征的红层
地貌- 主要分布在中国、美国西部、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,中国分布最广。
广东省的丹霞山
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。
- 主要分布在中国、美国西部、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,中国分布最广。
- 雅丹地貌:风蚀性地貌
- 常见于西北干旱地区。
新疆罗布泊
是雅丹地貌的典型代表。
- 常见于西北干旱地区。
- 黄土地貌:黄土地层中的地形,
沟谷众多、地面破碎,侵蚀方式独特
- 我国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。
甘肃兰州九洲台
是黄土地貌的典型代表。
- 我国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。
- 喀斯特地貌
劳动节起源于美国。
- 19世纪80年代,美国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压榨,迫使工人每天从事长达12到16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劳动。美国工人逐渐认识到,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,必须进行斗争。
八大菜系:
鲁、川、粤、苏、闽、浙、湘、徽
- 清朝形成 鲁、川、粤、苏
- 苏菜以
金陵菜、淮扬菜、苏锡菜、徐海菜
等地方菜组成 - 后来出名 闽、浙、湘、徽
陆地、海洋、大气层和外层空间分别被称为人类的第一、第二、第三和第四环境
原产中国的农作物品种主要有:香菇、小米、赤豆、水稻、枣、大豆、荞麦、荔枝、赤小豆
- 小麦并不起源于中国
- 高粱起源于非洲
- 玉蜀黍俗称玉米,起源于中南美洲
脸谱含义:
- 蓝脸:代表
性格刚直,桀骜不驯
,比如窦尔敦、马武 - 红脸:代表
忠义、耿直、有血性
,比如关羽、姜维、常遇春。 - 黄脸:代表
枭勇凶猛
,比如典韦、宇文成都。 - 紫脸:代表
肃穆、稳重,富有正义感
。如:《二进宫》中的徐延昭,《鱼肠剑》中的专诸。其他:面色不好,丑陋。张郃(紫三块瓦脸) - 黑脸:既表现
性格严肃,不苟言笑
,为中性,代表猛智。如“包公戏”里的包拯;又象征威武有力、粗鲁豪爽
,如:“三国戏”里的张飞,“水浒戏”里的李逵,“杨排风”中的焦赞。 - 白脸:表现奸诈多疑,含贬义,代表凶诈,如:“三国戏”里的曹操、《打严嵩》中的严嵩。
- 金脸:象征威武庄严,表现神仙一类角色。如:《闹天宫》里的如来佛、二郎神。
- 绿脸:勇猛,莽撞,冲动。 如:《白水滩》里的徐世英。
- 蓝脸:代表
唐宋八大家:唐代
柳宗元、韩愈
和宋代欧阳修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
。四大发明
- 指南针:北宋发明,南宋广泛用于航海
- 火药:产生时间比较早,只是用来炼丹,直到唐朝末年才开始用于军事,到北宋时,政府才设立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机构。
- 造纸术:东汉,蔡伦,改进牛逼plus,纪念蔡伦的功绩而命名蔡侯纸
- 印刷术
- 拓印,东汉汉灵帝时期
- 雕版印刷术,唐朝
- 活字印刷术,宋朝宋仁宗时期,毕昇
文房四宝:笔、墨、纸、砚yàn
- 毛笔在上古时期就已经被发明出来,现在广泛使用的毛笔,相传是由秦朝将军蒙恬改良而成
- 纸张最早出现在西汉,使用植物纤维制造。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,魏晋时期纸张广泛应用。
- 四大名砚:山东青州的红丝砚、广东肇庆的端砚、安徽黄山的歙砚shè yàn、甘肃卓尼的洮táo河砚
媒体
《读卖新闻》
是日本
的一家全国性报纸。1874年11月2日其在东京创刊。路透社
是世界上最早创办的通讯社之一,也是英国
最大的通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。彭博新闻社(彭博社)
成立于1981年的美国
彭博资讯公司,是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,其前身是美国创新市场系统公司。《费加罗报》
隶属于沙克报业集团。其总部位于巴黎,是法国
的一家报刊。
诗词
- 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。”出自清代谭嗣同的《狱中题壁》
生僻乐器:
- 木琴是一种打击乐器,是敲的,不是弹的。木琴的起源甚早,相传非洲、爪哇与印度尼西亚在14世纪时就有木琴。
- 三弦琴:张三根弦,故名“三弦”。北方的三弦一般长122厘米,称为“大三弦”,南方三弦一般长95厘米,称为“小三弦”。
- 冬不拉。又名东不拉、东布拉,是中亚地区的传统弹拨乐器,在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的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。早期的冬不拉是各个部落之间表达情感的重要纽带;在当代,冬不拉则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的纽带。
- 箜篌:又称坎侯或空侯。在古代除宫廷乐使用外,在民间也流传。在古代有卧箜篌、竖箜篌、凤首箜篌三种形制,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,用手指拨弹。
-
- 汤饼:出生三天,邀亲友吃汤饼
- 初度:周岁。《离骚》“皇览揆余初度兮,肇锡余以嘉名”。后称生日为初度。
- 总角:总,聚束;角,小髻,意为收发结之,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,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,形如两个羊角,故称“总角”。
- 垂髫[tiáo]:指童年。古时童子未冠,头发下垂,因而以“垂髫”代指童年。潘岳《藉田赋》:“被褐振裾,垂髫总发。”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”。
- 始龀[chèn]:龀,儿童换牙,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。按生理常规,男孩八岁、女孩七岁时换牙,「始龀」便成了童年的代称。
- 教数:9岁。
- 外傅:10岁,出外就学。
- 束发:束,捆,结之意。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,因以「束发」为成童的代称,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。
- 舞勺:男子13岁。古代13岁的男孩学习的一种文舞。
- 豆蔻:女子13~14岁。源自唐朝诗人杜牧诗《赠别》。“娉[ pīng ]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”
- 及笄[jī]:指女子15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,即成年。
- 舞象:男子十五岁~二十岁。是成童的代名词。原本是古武舞名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成童,舞象,学射御。”《疏》曰:“成童,谓十五以上;舞象,谓舞武也。熊氏云:‘谓用干戈之小舞也。’”
- 待年:指女子成年待嫁,又称“待字”。
- 弱冠:指男子20岁。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,表示已经成年。
- 而立:指30岁。称30岁为而立之年
- 不惑:指40岁。
- 知命:指50岁。
- 花甲(耳顺):指60岁
- 古稀:指70岁。称70岁为古稀之年
- 耄[mào]耋[dié]:指80~90岁
- 黄发:指长寿老人。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
- 鲐背:指长寿老人,九十岁
- 期颐:指百岁老人。
-
- 0岁
- 度:小儿初生之时。
- 赤子、襁褓:未满周岁的婴儿。
- 汤饼之期:指婴儿出生三日。旧俗小儿出生三日,设筵招待亲友谓之“汤饼筵”,也作“汤饼宴”、“汤饼会”。
- 1岁
-牙牙:象声词,婴儿学语的声音。如牙牙学语,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。清袁枚《祭妹文》:“两女牙牙,生汝死后,才周晬耳。”周晬,指婴儿周岁。 - 2岁
- 孩提: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。也有写作“孩提包”或“提孩”的,韩愈诗中就有“两家各生子,提孩巧相如”句。孩提:指2——3岁的儿童。
- 8岁
- 总角: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,形状如角,因而也用“总角”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。借指幼年。在这里,“总”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。总角之交(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)。
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
(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,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,形如两个羊角,故称“总角”)。 - 童龀[chèn]:龀,《说文》中有“男八月生齿、八岁而龀;女七月生齿、七岁而龀”的说法。可以看出,孩子乳牙脱落,长出恒牙,称为“龀”。“童龇”,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。也有说成“髫龀”的,如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其子孙虽在髫龀,男皆封侯,女为邑君。”
- 始龀、髫年:女孩七岁。
- 始龀、龆年:男孩八岁。说明:根据生理状况,男孩八岁、女孩七岁换牙,脱去乳齿,长出恒牙,这时叫“龀”,“龆年”或“髫年”。
- 总角: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,形状如角,因而也用“总角”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。借指幼年。在这里,“总”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。总角之交(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)。
- 9岁
- 九龄:为9岁。
- 黄口:十岁以下。
- 指数之年:儿童九岁。
- 10岁
- 幼学:十岁。(《礼记?曲礼上》:“人生十年曰幼,学。”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,人们就截取“幼学”二字作为十岁代称。)
外傅之年
:儿童十岁。- 12岁
金钗之年
:女孩十二岁。
- 13岁
- 豆蔻:指女子十三岁。源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诗——《赠别》。杜牧年轻时曾随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,后离开扬州,临行时写了两首七绝给一位女子。“娉[ pīng ]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”杜牧用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比喻十三岁的少女。
- 十三:为13岁。
- 舞勺之年:少年十三至十五岁。
- 15岁
- 及笄:笄[jī],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。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,就把头发盘起来,并用簪子绾住,表示已经成年。“及笄”即年满15岁的女子。及笄:指女子十五岁。
- 结发:束发,扎结头发,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,女子15岁束发而笄,表示成年
。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“加冠”、“加笄”
。 - 志学之年:因为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”(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”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),所以后代称15岁为“志学之年”。
- 束发: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,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。束发是男子十五岁(到了十五岁,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,扎成一束)。
- 及笄:女子十五岁。(《礼记?内则》:“女子十有五年而笄。”)
- 舞象之年:少年十五至二十岁。
- 成童: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。郑玄:“成童,十五以上”。
- 16岁
- 二八:为16岁。
- 碧玉年华、破瓜之年:女子十六岁。(旧时文人拆“瓜”字为二八纪年,谓十六岁,多用于女子。)有关碧玉的诗句很多,其中晋人孙绰的《碧玉歌》最为有名。“碧玉破瓜时,郎为情颠倒。芙蓉陵霜荣,秋容故尚好。碧玉小家女,不敢攀贵德。感郎千金意,惭无倾城色。碧玉小家女,不敢贵德攀。感郎意气重,遂得结金兰。碧玉破瓜时,相为情颠倒。感郎不羞郎,回身就郎抱。”写出二八妙龄少女的清新美好。《通俗编·妇女》“宋谢幼盘词‘破瓜年纪小腰身。’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,非也。瓜字破之为二字,言其二八十六岁耳。”
- 20岁
- 加冠:指二十岁。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,表示已成年。加冠:指男子二十岁(又“弱冠”)。
- 结发:束发,扎结头发,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,女子15岁束发而笄,表示成年。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“加冠”、“加笄”。
- 弱冠:古人二十岁行冠礼,以示成年,但体犹未壮,故称“弱冠”。指刚成年。指二十岁。弱冠:古代男子20岁叫作“弱”,这时就要行“冠礼”,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。“弱冠”即年满20岁的男子。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。弱冠是男子二十岁。
- 桃李年华:女子二十岁。
- 24岁
- 花信年华:女子二十四岁。
- 30岁
- 而立(而立之年):因为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”(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”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),所以后代称30岁为“而立之年”。而立之年:指三十岁。而立是三十岁(立,“立身、立志”之意)。
- 始室:三十岁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三十而有室,始理男事”。
- 克壮:正当壮年。古代三十岁为壮。唐魏征《是渐不克终疏》:“贞观之初,时放克壮。”
- 半老徐娘:女子三十岁。
- 40岁
- 不惑(不惑之年):因为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”(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),所以后代称40岁为“不惑之年”。不惑之年:指四十岁。不惑是四十岁(不惑,“不迷惑、不糊涂”之意)。
- 50岁
- 艾:古称五十岁的人为“艾”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五十曰艾。”艾称年老的。
- 半百、知天命、知命之年:知命之年,指五十岁(又“知天命”、“半百”)。
- 知命:五十岁(知命,“知天命”之意)。“知命”是“知天命”的缩略语。
- 知天命: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”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,所以后代称50岁为“知命之年”。
- 知命之年:因为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”(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”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),所以后代称50岁为“知命之年”。知命之年:指五十岁(又“知天命”、“半百”)。
- 54岁
- 六九年:即五十四岁。
- 60岁
- 耳顺、耳顺之年、还历之年、花甲之年:均指60岁。因为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”(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”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),所以后代称60岁为“耳顺之年”。
- 高龄:敬辞,称老人的年龄,多指六十岁以上。
- 花甲: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,从甲起,六十年成一周,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。花甲:古代用干支记时间。所谓干支,是天干地支的简称。天干有十,地支十二,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,通常就叫作“六十花甲子”,也称“花甲”。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,就以“年届花甲”或“花甲之年”来指人到60岁了。
- 花甲:指六十岁,用干支纪年,错综搭配,六十年周而复始。
- 还历之年:指60岁。
- 下寿:古人以六十为下寿,下寿:指60岁以上。
- 耆[qi]:古称六十岁的人为“耆”。
- 耆[qí]艾: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。
- 61岁
- 还历寿:61岁的寿辰。由于按干支纪年法,60年为一轮,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,故称“还历”。
- 70岁
- 从心之年:因为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”(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”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),所以后代称70岁为“从心之年”。
- 古稀:古代人活到70岁,也就很不容易了。杜甫有诗曰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后人就多依此诗,称70岁为“古稀之年”。
- 古稀之年、悬车之年、杖围之年:均指70岁。
- 耋[dié]:七八十岁的年纪,泛指老年。如:耄[mào]耋[dié]之年。
- 杖围之年:指70岁。
- 悬车之年:指70岁。
- 77岁
- 喜寿:指77岁,草书喜字似七十七,故特代指77岁。
- 80岁
- 朝枚之年、朝枝之年、耄[mao]耋[die]之年:均指八九十岁。
- 耄:指八九十岁的年纪,泛指老年,如:老耄、耄耋之年。
- 耄耋:耄[mào],《盐铁论·孝养》中写道:“七十曰耄。”《礼记·曲礼》说:“八十九十曰耋。”耋[dié],《尔雅·释言》注:“八十为耋。”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,可以看到,“耄耋”是指人的高寿,大约是“七老八十”了。耄[mào]耋[dié]:泛指晚年。耄,八九十岁的年纪。耄,七八十岁的年纪。耄(mao)耋(die)指八九十岁。毛传又云:“耋,老也,八十曰耋。”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“耄耋”。
- 中寿:指80岁以上。
- 伞寿:80岁寿辰。因“伞”字的草体形似“八十”,故称“伞寿”。
- 88岁
- 米寿:指88岁。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,故借指88岁。此外,还含有年事虽高,但食欲旺盛之意。
- 90岁
- 上寿:九十为上寿。
- 鲐背:鲐:一种鱼,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。。又人到暮年,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,故又称“冻梨”。
- 99岁
- 白寿:指99岁,百少一为99,故借指99岁。
- 100岁
- 期颐:指百岁高寿。期颐:期,朱熹讲是“周匝之义”,即转过一圈了,“谓百年已周”。颐,朱熹讲是“谓当养而已”。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。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。期颐指一百岁。“期颐”是人寿至“百岁”的特称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百年曰期颐。”郑玄注:“期,犹要也;颐,养也。不知衣服食味,孝子要尽养道而已。”意思是:人至百岁,饮食、居住、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,所以“百岁”称作“期颐”。
- 上寿:百岁
- 期颐之年:指百岁。
- 108岁
- 茶寿:指108岁。茶字上面廿,下面为八十八,二者相加得108岁。
- 140岁
双稀、双庆——一百四十岁。
- 0岁